顽固性便秘是如伺造成的?
(1)直肠有效内径的狭窄是形成直肠出口梗阻便秘的主要原因,而有效内径的的狭窄是由于直肠瓣膜先天发育的变异造成的,包括直肠瓣宽、个数较多、间距过密甚至直肠环瓣。这是直肠型便秘主要的初始原因,另外的原因还有先天肛门狭窄、先天性肛管段延长、内括约肌失弛缓等。由于直肠内径的狭窄可形成较大的排出道阻力及对侧方肠黏膜的摩擦力,可继发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直肠囊袋形成、直肠折曲、直肠套迭、骶直分离,甚至直肠全层脱垂。
(2)结肠结构的变异是形成结肠型便秘的主要原因。多种结肠结构变异,如乙状结肠冗长、乙状结肠盘曲、降结肠盘曲、左半结肠重复畸形、横结肠冗长、结肠向右盘曲等等。这些结构变异可使肠道在腹腔内多处成角,粪便在肠道运行中就存在多次“翻山”过程,而排便腹压是一垂直压力,大大强于肠蠕动力量,致使肠管内压力被阻断大便不能下行。长此以往上段肠道逐渐形成疲劳性损伤,肠肌变性,肠神经节消失,形成不可逆肠道功能丧失。及时发现并切除冗长盘曲肠段对上段肠道实际是一种保护措施。
(3)痔形成理论的重新认识。过去对痔形成的理论有多种说法,目前亦尚无定论,并认为痔疮是不可能治愈的。几乎每一例痔疮患者均存在排便障碍,也就是排便费时费力或长期腹泻,直肠镜检随着痔的增大,黏膜脱垂越重。其真正的初始原因仍然是直肠中、下瓣过宽或瓣膜过多形成的有效内径狭窄。由于排便阻力大直肠下段的支撑组织也就是充血的衬垫与直肠内括约肌之间的“屈氏肌”产生断裂,痔也就脱出肛外。在痔产生的初期肛门括约肌的静息压及舒张压均较高的情况下,充血痔在肛管颈部易形成挤压出血,而当括约肌松弛后.痔在排便初期便脱出肛外反而不易出血。这是由于痔的脱垂,松弛的直肠黏膜被绷直,扩大了直肠的有效内径。大便反而好解一些了。所以痔疮的现代治疗理论有这样的说法,不医没有症状的痔疮,如果不继续出血。脱出后能自行回纳并在行动中不脱出影响工作、生活,可以不需要手术治疗,就是治疗也应当改变过去的治疗思路。所以治疗痔疮必须先治通道,排便阻力小了,痔疮再发的几率也大大减少。在按这种思路进行的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成功地治愈了数千例痔疮患者基本没有复发病例。由于治疗理论上的混乱使许多患者反复手术,最后造成
瘢痕狭窄,产生更加严重的排便障碍。
(4)肠易激综合征的实质是顽固性便秘的“代偿期”,其病变的实质仍然是结、直肠解剖结构变异造成的不全梗阻在代偿期的一类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过度的代偿反应也就是肠功能亢进表现为腹泻,继而转化为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也就是肠道运动由于梗阻自身神经内分泌调节的亢进一过度亢进一疲劳一疲劳性损伤的正弦曲线的过程,最后失代偿也就是顽固性便秘的形成。在了解顽固性便秘的患者病史时除一些先天变异特别严重.一出生就有便秘表现的患者,青春期以后发病的患者几乎都有这样的一段紊乱过程。小肠的病变就相对较少。因其内容物为液状或粥状,阻力小,而结肠水分吸收后粪便形成固体存留时间越长排出阻力越大,再加上“翻山越岭处处关卡”怎么不容易出问题。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便秘常见原因。绝大多数婴儿出生后24~36小时内即应有胎粪排出。如无胎粪排出,则应检查有无肠道梗阻,包括肛门闭锁及狭窄。除此之外,食物不足或食物过于精细、喝水太少、平时未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都会造成便秘。病理引起的便秘也有,可见于肠狭窄、肠梗阻、直肠或肛门狭窄、幽门痉挛、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肠道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缺乏维生素B。、运动量少,会导致腹肌无力、肠肌张力降低,引起便秘。脑及脊髓病变也会导致便秘。